清末老照片:110年前的塞外明珠张家口,为何满屏都是灰土呢
清末张家口街景。1909年5月,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途经张家口,拍摄了这里的风土民情。这些珍贵的老照片距今已有110年时间,我们可从中了解张家口的历史,弥足珍贵。
张家口的一个贸易场所。张家口位于直隶省西北部,东临北京,西连大同,南接华北腹地,向北可直抵蒙古、俄国,是当时汉蒙贸易、中俄贸易的中转中心。明朝时期是“茶马互市”之地,清朝康熙年间始设行政单位。
张家口郊外的黄土崖。由于四通八达的交通,张家口的军事地位也很重要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清廷在此驻有重兵,以管理察哈尔八旗,察哈尔都统署就设在张家口。根据清朝面临的特有形势,这里是经略蒙古的重地。
张家口的“义和成”商号。张家口是清朝有名的“陆路商埠”,在上海、厦门、天津等沿海城市开放之前100多年,就已经做起了国际贸易。雍正年间,中俄《恰克图互市条约》签订以后,俄商可以经张家口进入北京,大量外贸商品在此汇集和转输。
张库大道上的商队。道光年间,戴本孝在《登张家口城》一诗中写道:“驵侩驿通中外市,牛羊气杂往来车。神争社会当场采,女竟边妆满鬓花。”这首诗与照相互相印证,显示了张家口作为商业城市的繁荣。因此,她获得了“塞外明珠”的美誉。
张家口郊外的大道。虽然号称“塞外明珠”、商业中心,但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,当地的环境并不太好,尘土飞扬。
张家口的街景,不远处的风卷起很多尘土。
张家口街头的驼队,骆驼身上背着大量货物。那时候长途运输主要靠的就是骆驼。驼头赶着驼队,沿着张(张家口)库(库伦)大道,往来蒙古。这么长距离的运输,也只有吃苦耐劳的骆驼可以承担。
张家口客栈内的马商。从张家口运往蒙古的货物主要有布匹、茶叶、铁器等,从蒙古运来张家口的货物主要有牲畜(马、牛、羊、驼)、毛皮、食盐等。清廷在此设有税关对各类进出口货物进行征税。
张家口街景。张伯林到来时,张家口已经向近代化迈出了一大步。通往北京、库伦、恰克图的电报线路已经开通;他离开之后4个月,京张铁路通车。这些近代化的设施,大大改变了张家口的社会面貌。
多重随机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