启嘟渡科技商贸有限公司
SEARCH

与我们合作

我们专注提供互联网一站式服务,助力企业品牌宣传多平台多途径导流量。
主营业务:网站建设、移动端微信小程序开发、营销推广、基础网络、品牌形象策划等

您也可通过下列途径与我们取得联系:

微 信: wxyunyingzhe

手 机: 15624122141

邮 箱:

丰都城历史

更新时间:2024-12-23 01:12:00

丰都城历史悠久,其原县城名山镇,古称丰民洲,早在周代就作为“巴子别都”。自东汉建县以来,这里是历任县治的所在地,曾经历三次短暂的迁徙。明末战乱导致官署民舍受损,清初,县官曾暂居高家镇。顺治十七年(1660),知县商起予在宣化门重建县衙,然而同治九年(1870)时,县城因长江洪水而毁,于次年在傅家堡新建新城,县衙随之迁至六口井。光绪三年(1877),知县陆镕修复旧治,县府再次迁回原址,即现在的商业路,这里成为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的驻地。

民国二十年,名山镇成立,治所设在八圣宫(今肉联厂)。民国二十九年,分设上半城的平都镇,设于双桂山巧圣宫(今社会福利院)。民国三十五年,名山和平都两镇合并为五云镇,但两年后又分别恢复原镇名。直至1950年,两镇合并为城关镇,随后改为城关区,1956年再次改为城关镇,1980年再次恢复名山镇名称,治所设在中山路。

古丰都城仅有一条河街,自明朝洪武四年(1371)知县桂仲拳时期,县署位于东南方向,显得较为简朴。随着时间推移,城址向名山和双桂山扩展,街道逐步扩建。天顺四年(1460),知县柴广初建城墙,弘治年间知县李毅和明绅又进行了重修,城墙高两丈,周长六百丈,设有宣化门、迎恩门、会川门、阳和门、屡丰门等五座城门,以及东水门、西水门、小东门、小西门四道小门。清朝顺治、乾隆至光绪年间,城墙都得到了修缮,城内官署、民房、店铺、学校和庙宇不断增多。

进入民国,城内外的房屋建设增多,街道虽然狭窄,但驻军陈兰亭在民国十八年至二十年间,拆除了部分城墙和民房,拓宽了街道,如纪念碑至公园主街,宽达四丈,近一华里,道路平整。全城街道两侧树木整齐,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,楼下开店,楼上住家。解放后,多层建筑逐渐增加,不仅有县镇机关、商店、银行、学校,还有榨菜、酿造、罐头等工厂,主要为钢筋水泥结构,地面铺设磨石,部分门面还嵌有瓷砖。

扩展资料

丰都城属于今重庆辖区,位于长江中上游,距离重庆市往长江下游方向172KM。迄今已经拥有1900多年的县城历史。城区位于县境中部、长江北岸,名山、双桂山南麓,北纬29°53`,东经107°42`,海拔160米。

标签: 丰都城历史

多重随机标签

猜你喜欢文章

QQ客服 电话咨询